飲食風(fēng)尚
合肥城鄉(xiāng)居民素以大米為主食,兼食其他雜糧。舊社會常有“半年瓜菜半年糧”情況,雜糧主要有大麥、小麥、玉米、山芋、南瓜、豆類等。改革開放后,居民生活水平提高,以面食、豆類為時尚,如面條、油條、包子、豆?jié){、豆粉、千張等,營養(yǎng)、口味成為入食新的標(biāo)準(zhǔn)。合肥素有“一日三餐”之俗,平時一稀二干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亦常有一日二餐情況。現(xiàn)在三餐之外,兼食“點(diǎn)心”,如包子、餅干、牛奶、水果等。合肥地區(qū)烹調(diào)以紅燒、炒、炸、燉、煎為主。菜肴重色重油重味,調(diào)味品以菜油為主,佐以醬油、食鹽、生姜、味精、醋、麻油等。菜肴以素菜、豆腐為主,兼有魚、肉、蛋等。逢年過節(jié),婚喪嫁娶,均備雞、蛋、肉、魚等葷菜。肉類有紅燒肉、炒肉絲、炒豬肝;魚類有紅燒鯽魚、紅燒黃鱔,禽類有白斬雞、紅燒雞塊、紅燒鵝(鴨)塊;蛋類有炒蛋、咸蛋、蒸蛋,蔬菜有炒青菜、炒菠菜、炒茄子、韭菜炒千張、青椒炒南瓜、炒扁豆、炒青椒等。特色菜有雪菜炒肉絲、鹵菜(鹵鵝爪、膀、頭)。民間素有吃早點(diǎn)之習(xí)俗,如三河米餃、豐樂醬干等。另有饅頭、油炸鍋粑、春卷、麻花等。早年,民間有以茶、酒作飲料的習(xí)俗。近年以汽水、雪碧、可樂為主要飲料。酒,是生活中重要飲料,逢年過節(jié),必不可少。舊時民間以散裝酒為主,如“老燒酒”,如今皆飲瓶裝酒,且品牌繁多、檔次多樣。古井、口子、沙河、文王貢、高爐家、老明光、金種子、宣酒等品牌在市場上“你方唱罷我登場”。